真实的国民党军进村是这样的
邻居韩大伯今年96岁,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进村的真实情形。他说鬼子投降后(1947年),我们这里是拉踞区,国民党的地方队打过来,八路军(老百姓习惯称呼,是解放军)的县区队又打过去。双方你来我往,不分胜负。
咱这里靠近津浦铁路,中央军(老百姓泛指国民党军)往北开,有的坐火车,有的徒步行进。去徐州卖香油的宝勤说,这是中央军北上,要和八路(解放军)争地盘,要打仗了。
民国徐州火车站
没有几天,有一支(连)中央军来到村里。当时,咱这里叫青山保,村里韩大良当保长。中央军连长找来保长,叫他办给养(食物),并威吓他,如果办不好,当兵的进村找吃的,乱套了,别怪连长。
保长忙说,弟兄们别进庄了,都在庄外打麦场上休息,俺把东西送来。又问连长要哪些东西?连长说,我这一百多号人要吃饭吧,你给弄100斤(老秤一斤16两)烙馍(烙饼)、50斤猪肉、10斤香油、10条洋烟(香烟)、2斤烧酒(白酒)、2斤洋糖(糖果)。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
保长说,烙馍好弄,现烙就成;可猪得现杀,来不及呀!干脆给你们50只杀好的小鸡,连长同意了。另派人去夹沟集买洋烟、洋糖;村里有香油,也有人熬(酿)小酒,买来就行。
烙馍图
韩大伯说,抗战时期,他见过鬼子进村,鬼子喜欢抢小鸡和鸡蛋。吃晌午(中午)饭时,鬼子都是在当街烧一堆火,把饭盒子架在火上烧烤。有的鬼子把小鸡放在火上烤着吃,有的鬼子把鸡蛋放饭盒里煎着吃。
中央军当兵的都在打麦场上开饭,保长把中央军连长、连副、排长、司务长请家里吃。保长家里人来人往,锅碗瓢勺叮当响,锅里吱吱啦啦炒菜。因为人手不够,保长还把韩大伯也找去帮忙。
韩大伯和连长的勤务兵一齐忙活,负责往堂屋端菜。不一会,两人就混熟了,韩大伯问勤务兵,给你们送的烙馍和小鸡,当兵的也吃不完呀!勤务兵说,你可真憨(笨)。
这些东西不是都要,只给一部分。比如100斤烙馍,只烙几十斤,当兵的每人二、三张,剩下的折成钱,小鸡、洋烟、香油、酒、糖都是这样。这些钱,连长拿大头,司务长、排长、上士们再分。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头上摊派的,你们保长也不吃亏呀!
连长喝好酒,吃好了饭,对保长说,队伍缺员严重,要七个丁。保长大吃一惊,本打算出钱,好吃好喝,把这些瘟神打发走,谁料又要派丁。保长皱着眉头说,往常一次也只是要一、二个丁,眼下要七个,就是出线买丁也凑不够呀!
保长求连长说,真凑不够,给你们钱罢。连长眼一蹬,一拍桌子,大声说,少一个都不行。凑不够数,到了徐州,我如何向上峰交待。你不给,我自己去抓!
韩大伯说,咱这个庄可倒霉了!出了钱,还得出丁。保长两手一摊说,我真给你凑不够。连长大声说,一排长,给我带人抓去,抓不够不走!最终,从咱庄带走了七人。
壮丁临走时,家里人无奈地看着他们,满眼地不舍,可又没有办法。谁都知道,十丁九不全,能活着回来的太少了。七人在徐州换装,发武器,在徐州北的茅村、利国一带,与八路军接火。有四人在深夜逃回,另两人在山东境内逃跑,昼伏夜出,要饭回来了,只有一人下落不明,此后再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