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近体诗的“孤雁出群”格(修改稿)
芙蓉书阁 | 邓旺林
诗的通韵,指的是同一首诗中的韵字(韵脚字)并非同属一个韵部,而是分属于两个以上具有可通押关系的韵部(具有通押关系的韵部互为邻韵)。清代乾隆年间曾任湖南学政的翰林院编修汪师韩在其《律诗通韵》一文(载《诗学纂闻》【注1】)中曾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律诗亦有通韵,自唐已然。”从汪师韩所提的唐人五律看来,诗中使用邻韵之处,或在首联,或在次联,或在三联,或在末联;而后来所谓进退格、辘轳格等押韵方式亦已出现。可以说,近体诗从其开始成熟起,就不但有通韵,而且其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在近体诗的通韵系统中,如果说诗的首句用邻韵是通韵“常式”的话,则诗的末句用邻韵可谓通韵的“次常式”(因为末句用邻韵像首句用邻韵一样,也有自己专门的名称:首句用邻韵叫做“孤雁入群”,末句用邻韵叫做“孤雁出群”【注2】。可见末句用邻韵在诗坛上也具有了与首句用邻韵相当的地位),而律诗中的“进退格”“辘轳体”“葫芦韵”等押韵方式则可视为“准常式”。至于其他的方式则属通韵的“变式”了。
本文拟以唐宋诗人使用通韵“变式”的近体绝句(简称“律绝”)为例,来了解一下律绝通韵方式的多元化现象。
自平水韵【注3】流行以后,历代都出现过官修的韵书。考虑到当时诗人写诗未必都要依照平水韵,为了减少争议,故我们仅以平水韵尚未通行之前的唐宋时期的近体诗为例。
本文例诗的作者,多是唐宋诗坛大家或科举达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被官方认可(如应用于科举考试)或由官方主持修定的韵书,主要有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注4】,北宋的《韵略》【注5】、《广韵》【注6】和《集韵》【注7】等。据说除《广韵》和《集韵》外,其余均已失传。 但《康熙字典》对《唐韵》等韵书的内容有所记录。我们对于例诗中韵字所属韵部的认定,其根据便是《康熙字典》的相关记录。
有些作品或因版本不同,或因所用韵字兼属多个韵部,以致对其所用通韵方式可以有不同解释。例如唐末诗人钱珝【注8】下面的两首五绝:
1、《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一作风)。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此首用韵为【△冬东】,但“松”一作“风”,如是则此诗为【△东东】(方头括号中所记汉字为“韵目”,即诗韵韵部名称;△表示仄声。下同)并无借韵。这是版本不同,无法断定钱珝原本所用之韵。
2、《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五十:“风好来无阵,云开(一作闲)去有踪。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因“艟”兼属“东、冬”(汉字加下划线代表韵目。在方头括号中的不加下划线。下同)二韵,且“义同”;故此诗用韵两可,或【△冬冬】,或为【△冬东】。
类似这样的诗作我们都不录用(虽因版本不同或所用韵字兼属多个韵部,但其用韵方式不受影响者除外。例见后)。我们尽量选用版本与韵字所属韵部均相对比较单一的律绝为例。
从清代词学专家戈载的《词林正韵》【注9】可知,平水韵上平“十三元”是由《集韵》平声系统的“二十二元”、“二十三魂”和“二十四痕”归并而成的。“二十二元”在第七部(《词林正韵》将词韵分为十九部),与平水韵中的“寒、删、先”三韵相通,而“二十三魂”和“二十四痕”在第六部,与平水韵中的“真、文”二韵相通。本文诗中所记“元”韵,属平水韵系统的上平“十三元”。
下面我们用A、B、C代表韵字所属的韵部(A代表诗中第二句的韵脚字所属韵部);A、B、C之间具有通押关系,也就是互为邻韵。
律绝的“变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AB”式,二是“BAB”式,三是“CAB”式。为有助于大家了解例诗通韵的情况,我们将各例诗中韵字所属的韵部,依韵字在诗中的顺序,记录于诗后的方头括号“【】”之中。
各类中的例诗,以诗人出生时间先后为序。为减少篇幅,每位作者通韵方式相同的作品一般限录一首全诗;超过的部分,只记诗的体裁、标题、首句及偶数句的句末字(按其在诗中的顺序记录于六角括号“〔〕”中),各韵字所属韵部名称亦依次记录于方头括号中。
一、“△AB”式
1、〔唐〕钱起(722?—780)《失题》
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支微】
2、〔唐〕戴叔伦(732—789)《口号》
白发千茎雪,【注10】寒窗懒著书。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鱼虞】
3、〔唐〕权德舆(759-818)《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二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寒删】
作为平声的“阑”,在《唐韵》《集韵》中属“寒韵”;《韵补》【注11】记其“叶陵延切,音連(先韵)”。并举苏轼五古《游东西岩》为例。《韵补》中多有不靠谱的说法。以苏轼此诗为例证明“阑”属先韵便是其中之一【注12】。这里先不管它。即使“阑”字属于先韵,也不妨碍此诗属于“△AB”式,因为“先韵”与“删韵”也是邻韵关系。
4、〔唐〕白居易(772-846)
(1)《长安送柳大东归》
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支(齐)微】
作为平声的“离”,在《唐韵》《集韵》中属“支韵”。《康熙字典》记其“又叶音黎 (齐韵)”【注13】。因齐韵与微韵也具有邻韵关系,故将其括注于“支韵”之后。《康熙字典》还记“离”字“又叶良何切,音罗。(歌韵)”【注14】按王力教授的说法,“歌韵”与“支韵”无邻韵关系,故不附录于标示的韵部之后。以下各诗中的韵字,凡遇类似“离”字者,均照此处理。
(2)七绝《晚归府》〔府嫌衫〕【△盐咸】
5、〔唐〕李贺(790—816)
(1)《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814年)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真文】
(2)七绝《南园十二首》其七〔舍容公〕【△冬东】
此诗录自《万首唐人绝句》【注15】第468页。李贺有《南园十三首》,因其第十三首是五律,故《万首唐人绝句》记为《南园十二首》。
6、〔唐〕沈询【注16】《更著宴词》
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微支】
7、[唐末]罗隐(833-909)《过梁震居留题》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虞鱼】
8、[唐末]韩偓【注17】《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冬东】
(“迎”一作“并”,“岂”一作“可”,“为”一作“恋”)
9、〔北宋〕苏轼(1037—1101)
(1)《卢山五咏·其五·障日峰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微支】
(2)五绝《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一·李〔软红秾〕【△东冬】
(3)五绝《慈云四景·其四·鹦鹉院》〔里喧禅〕【△元先】
(4)五绝《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四·蜣螂〔室庭声〕【△青庚】
(5)七绝《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外馀无〕【△鱼虞】
(6)七绝《风水洞闻二禽》〔笋翁侬〕【△东冬】
(7)七绝《送竹香炉》〔耳须渠〕【△虞鱼】
10、〔北宋〕苏辙(1039-1112)
(1)《题三游洞石壁》
昔年有迁客,携手醉嵌岩。去我岁已百,游人忽复三。【△咸覃】
(2)五绝《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竹冥生〕【△青庚】
(3)五绝《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近端山〕【△寒删】
(4)七绝《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其五〔麦工农〕【△东冬】
11、〔北宋〕黄庭坚(1045—1105)
(1)《次韵吉老十小诗》其五
寒水几痕落,秋山万窍号。红梨啄乌鹊,残菊挂蟏蛸。【△豪肴】
(2)五绝《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注18】其九〔老新斤〕【△真文】
(3)七绝《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其二〔选班幡〕【△删元】
(4)七绝《奉留楚金长老》其二〔碗铛藤〕【△庚蒸】
此诗首联为“但将饭向无心碗,自有人扶折脚铛。”
(5)七绝《杂诗七首》其七〔睡槐来〕【△佳灰】
(6)七绝《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其一〔暗开槐〕【△灰佳】
12、〔北宋〕陈师道(1053-1102)《题柱二首》(其二)
从昔婵娟多命薄,如今歌舞更能诗。孰知(一作“如”)文雅河阳令,不削琼奴柱下题。【△支齐】
13、〔北宋〕晁补之(1053—1110)
(1)《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其三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冬东】
(2)七绝《望香垆峰》〔遍逢中〕【△冬东】
(3)七绝《即事》〔史斋开〕【△佳灰】
14、〔北宋〕张耒(1054—1114)
(1)《探春》
啾啾冻草群飞雀,袅袅高林独啸猿。忽忆淮南春意动,早梅池馆断鸿天。【△元先】
(2)七绝《食荠糁》〔饱前原〕【△先元】
(3)七绝《正月十八日四首》其一〔鸟篱归〕【△支微】
(4)七绝《寒食日作二首》其二〔薄疏乌〕【△鱼虞】
(5)七绝《绝句》〔水阶来〕【△佳灰】
(6)七绝《正月七(吕本作十)日雪晴》〔雨寒山〕【△寒删】
(7)七绝《奉符县北二十里林家庄马铺壁间有草书数行……》【注19】〔字身襟〕【△真侵】
(8)七绝《离京后作七首》其二〔浪情心〕【△庚侵】
从张耒这两首诗看来,侵韵并非如王力教授所谓属于“独用”者(见其《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可参见本人《例说侵韵也有邻韵》一文【注20】。
15、〔南宋〕陆游(1125-1210)
(1)《纵笔四首》其二
小儿读书耕且养,老夫入朝仕易农。明春史成许归去,父子相逐歌年丰。【△冬东】
(2)七绝《春晚村居杂赋绝句六首》其二〔路除无〕【△鱼虞】
16、〔南宋〕范成大(1126-1193)
(1)《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其一
剪綵宜春胜,泥金祝寿幡。雪梅同雪鬓,相对两淩寒。【△元寒】
此首“元寒”通韵(“元寒”通韵律绝后面还有几首)。王力教授说:“寒与元”“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注21】。这是王力教授关于近体诗“邻韵”的误判之一。详见本人《“寒、元”二韵可以通用浅议》一文【注22】。
(2)五绝《题立雪图》〔铁雷埋〕【△灰佳】
17、〔南宋〕杨万里(1127-1206)
(1)五绝《甲子初春即事六首》其三
径李浑秾白,山桃半淡红。杏花红又白,非淡亦非秾。【△东冬】
(2)《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红梅三首》(其一)
欲折红梅朵,看来不忍攀。周回寻四处,恰得一枝繁。【△删元】
按:“繁”作名词用时读pán,指马腹带,属寒韵;作形、动词用时读fán,属元韵。
(3)五绝《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其二〔薄浓风〕【△冬东)】
(4)五绝《芗林五十咏·其二十九·企疏堂》〔水疏图〕【△鱼虞】
(5)五绝《芗林五十咏·其三十·梅坡》〔雪云醇〕【△文真】
(6)五绝《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三·隐求堂》〔孟颜看〕【△删寒】
(7)五绝《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五·石门坞》〔玉门云〕【△元文】
(8)七绝《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其一〔半难间〕【△寒删】
二、“BAB”式
1、〔唐〕皎然【注23】《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官居鼎鼐古今无,名士才臣独一余。贤阁御题龙墨灿,诏归补衮在须臾。【虞鱼虞】
2、〔唐〕彭伉【注24】七绝《寄妻》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支微支】
3、〔唐〕贾岛(779—843)《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支微支】
4、〔唐〕李贺(790—816)
(1)《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飂叔去(一作“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东冬东】
(2)五绝《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公宗风〕【东冬东】
(3)七绝《南园十二首》其二〔酣帘蚕〕【覃盐覃】
5、〔唐〕段成式【注25】《送穆郎中赴阙》(859年)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鱼虞鱼】
6.〔唐〕李群玉【注26】《劝人庐山读书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冬东冬】
7、〔唐〕李商隐(约813—约858)《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咸盐咸】
8、〔唐〕薛能【注27】七绝《秋题》
独坐东南见晓星,白云微透泬寥清。磷磷甃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青庚青】
9、〔唐末〕吴融【注28】《阌乡寓居【注29】十首·钓竿》
曾抛钓渚入秦关,今却持竿傍碧滩。认得旧溪(一作游)兼旧意,恰如羊祜识金环。【删寒删】
10、〔唐末〕司空图【注30】《白菊六首》其六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灰支灰】
11、〔唐末〕杜荀鹤【注31】《伤硖石县病叟》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一作索)王租出此中。【东冬东】
12、[五代]卢延让【注32】《吊孟浩然》
高据襄阳播盛名,问人人道是诗星。汉水醉时波尚绿,鹿门吟处草犹生。【庚青庚】
13、〔五代〕韩熙载【注33】《赠陈郎》
陈郎不著世儒衫,也好嬉游日笑谈。幸有葛巾与藜杖,从呼宫观老都监。【咸覃咸】
14、〔北宋〕郑獬【注34】《离云中一首》
南归喜气满东风,草软沙平马足松。料得家人相聚说,也知今日发云中。【东冬东】
15、〔北宋〕苏轼
(1)《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四·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东冬东】
(2)七绝《雪诗八首》其七〔浓攻容〕【冬东冬】
(3)七绝《春日与闲山居士小饮》【注35】〔棋飞皮〕【支微支】
(4)七绝《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六〔稀诗衣〕【微支微】
16、〔北宋〕苏辙
(1)《问黄檗长老疾》
四大俱非五蕴空,身心河岳尽消镕。病根何处容他住,日夜还将药石攻。【东冬东】
(2)七绝《题韩驹秀才诗卷》〔诗希羲〕【支微支】
(3)七绝《补种牡丹二绝》其二〔安烦看〕【寒元寒】
17、〔北宋〕黄庭坚
(1)七绝《题高节亭颂》
松风竹雨共谈空,楼阁参差古叠重。急水滩头道人住,亦如前佛在因中。【东冬东】
(2)七绝《侯尉家听琵琶》〔中钟枫〕【东冬东】
(3)七绝《次韵梨花》〔红容东〕【东冬东】
此诗载[清]俞琰《历朝咏物诗选》卷一。
(4)七绝《欸乃歌二章戏王稚川》其一〔归垂飞〕【微支微】
(5)七绝《侄槌随知命舟行》〔鱼轳书〕【鱼虞鱼】
18、〔北宋〕晁补之
(1)《虹县逢无斁二首》(自玉山归)其一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不作常情问京洛,鱼山好在故园松。【冬东冬】
(2)七绝《虹县逢无斁二首》(自玉山归)其二〔逢中松〕【冬东冬】
(3)七绝《与子真诸人饮求仁不与作怨诗因戏答》〔灰阶来〕【灰佳灰】
(4)七绝《呈毅父提刑》〔哉侪来〕【灰佳灰】
19、〔北宋〕张耒
(1)《晚春初夏八首》(其二)
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卷将春色归何处,尽在车前榆荚中。【东冬东】
(2)七绝《送李十之陕府》〔依时衣〕【微支微】
(3)七绝《春雨中偶成四首》其二〔如雏书〕【鱼虞鱼】
(4)七绝《西窗杂咏三首》其一〔篱啼思〕【支齐支】
(5)七绝《初见嵩山》〔埃怀来〕【灰佳灰】
(6)七绝《感庭莎》〔埃阶来〕【灰佳灰】
(7)七绝《感秋三绝》其一〔辛云人〕【真文真】
(8)七绝《近中秋》〔新云人〕【真文真】
(9)七绝《秋(吕本作秬)移宛丘牡丹植圭窦斋前作二绝示秬秸和》其一〔人勤春〕【真文真】
(10)七绝《柯山杂诗四首》其一〔巾醺人〕【真文真】
(11)七绝《腊》〔榛门春〕【真元真】
(12)七绝《残春三绝》(吕本以此三首并入感春六首)其二〔魂分昏〕【元文元】
(13)七绝《西窗杂咏三首》其二〔孙闻原〕【元文元】
按:在《集韵》平声系统中,“孙”属“二十三魂”,“原”属“二十二元”;故此诗在《集韵》系统中是【魂文元】。在《词林正韵》中,“二十三魂”在第六部;“二十二元”属第七部。“魂元”二韵似属邻韵关系。如是则此诗按《集韵》看来属于“CAB”式。
(14)七绝《早起二首》其一〔盆云门〕【元文元】
(15)七绝《舟行六绝》其二〔湾竿閒〕【删寒删】
(16)七绝《雨霁望樊山》〔山餐颜〕【删寒删】
(17)七绝《初夏谒告家居值风雨偶作二绝》其二〔潺寒关〕【删寒删】
(18)七绝《西湖三首》其一〔閒翻山〕【删元删】
(19)七绝《元忠学士八兄耒离京师远蒙追送许惠服丹法托故竟未惠及赋五绝句 其四》〔鞯言仙〕【先元先】
(20)七绝《天窗》〔明屏声〕【庚青庚】
(21)七绝《局中晚坐》〔明青声〕【庚青庚】
(22)七绝《衡门》〔鸣扃生〕【庚青庚】
(23)七绝《偶成》〔灵生经〕【青庚青】
(24)七绝《望淮山硖石寺予幼年过此今十载矣》〔成兴迎〕【庚蒸庚】
20、〔南宋〕陆游
(1)七绝《春晚二首》其一
客梦初回夜漏残,东村想见杏花繁。未能便逐啼鸦起,自掩屏风护晓寒。【寒元寒】
(2)《对食戏作六首》其六〔扉迟归〕【微支微】
(3)七绝《杂兴十首》其五〔蕖无书〕【鱼虞鱼】
(4)七绝《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其一〔车珠书〕【鱼虞鱼】
(5)七绝《楚氏庄龟泉》〔图除轳〕【虞鱼虞】
(6)七绝《梨花三首》其三〔蓝衔南〕【覃咸覃】
(7)七绝《游仙五首》其二〔宫钟终〕【东冬东】
21、〔南宋〕范成大
(1)《自阊门骑马入越城》其一
日影穿云亦未浓,夜来疏雨洗清空。村前村后东风满,略数桃花一万重。【冬东冬】
(2)《苏稽镇客舍》〔前轩眠〕【先元先】
(3)七绝《秦淮》〔关难山〕【删寒删】
(4)七绝《白鹭亭》〔闲阑山〕【删寒删】
(5)七绝《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翻关藩〕【元删元】
(6)七绝《初泛潇湘》〔滩翻竿〕【寒元寒】
22、〔南宋〕杨万里
杨万里有100多首“BAB”式绝句(不含用【麻佳麻】的5首)【注36】,其中【庚蒸庚】5首、【删寒删】7首、【东冬东】8首、【庚青庚】10首、【虞鱼虞】12首。我们从杨万里110首左右“BAB”式绝句中选录31首如下:
(1)题朱伯勤千峰紫翠楼二首》其一
秀岭西头凤岭东,周遭略数一千峰。商量没顿新楼处,顿著秾蓝酽紫中。【东冬东】
(2)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其一〔峰弓蓉〕【冬东冬】
(3)七绝《因种酴醾金沙作度雪台以下临之酴醾瘁而金沙独茂》〔伊依奇〕【支微支】
(4)七绝《黄雀食新二首》其一〔衣披归〕【微支微】
(5)七绝《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其九〔髭题诗〕【支齐支】
(6)七绝《与子上雪中入东园望春》〔齐奇泥〕【齐支齐】
(7)七绝《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十五·药畦》〔肥齑归〕【微齐微】
(8)七绝《宿花斜桥见鸡冠花二首》其一〔鸡衣啼〕【齐微齐】
(9)七绝《观张功父南湖海棠杖藜走笔三首》其二〔渠株疏〕【鱼虞鱼】
(10)七绝《晓行山烟》〔隅如无〕【虞鱼虞】
(11)七绝《阻风钟家村观岸傍物化二首》其一〔来崖回〕【灰佳灰】
【按】“崖”在《集韻》和平水韵中都是兼属“佳、支”二韻,且“义同”。故此诗之用韵亦可视为【灰支灰】,仍是“BAB”式。
(12)七绝《题三老图二首》其一〔真云人〕【真文真】
(13)七绝《谢李元德郎中饷家酿二首》其一〔醺人云〕【文真文】
(14)七绝《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四〔春村新〕【真元真】
(15)七绝《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其二〔樽春温〕【元真元】
(16)七绝《日出》〔昏云坤〕【元文元】
(17)七绝《富阳晓望》〔村云根〕【元文元】
在《集韵》平声系统中,“村”属“二十三魂”韵,“根”属“二十四痕”韵。“魂、痕”二韵,在《词林正韵》中同在第六部。如将“魂、痕”二韵视作同用,则此诗属“BAB”式,若“魂、痕”二韵属邻韵关系,则此诗属“CAB”式。
(18)七绝《乌祈酒二首》其一〔田山钱〕【先删先】
(19)七绝《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椽园颠〕【先元先】
(“园”属《集韵》平声“二十二元”韵)
(20)七绝《餐霜醒酒》〔残烦端〕【寒元寒】
(21)七绝《道傍小桃》〔残痕看〕【寒元寒】
“痕”属《集韵》平声“二十四痕”,在《词林正韵》中属第六部,而“寒”韵属第七部。
(22)七绝《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其一〔残山寒〕【寒删寒】
(23)七绝《晓行望云山》〔间观山〕【删寒删】
(24)七绝《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其一〔山眠间〕【删先删】
(25)七绝《探杏二首》其一〔包条梢〕【肴萧肴】
(26)七绝《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六〔声听成〕【庚青庚】
(27)七绝《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其一〔兵冰生〕【庚蒸庚】
(28)七绝《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六〔青行瓶〕【青庚青】
(29)七绝《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其一〔灯横兴〕【蒸庚蒸】
(30)七绝《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其二〔柑虫咸南〕【覃咸覃】
“虫咸”:咸韵。“虫咸”或作“螊”,“螊”兼属“盐、咸”二韵。若作“盐”韵,则此诗用韵为【覃盐覃】,仍属“BAB”式。
(31)七绝《岭云》〔崭岚衫〕【咸覃咸】
23、《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九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我王楼艦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萧肴萧】
此诗一般记为唐代李白所作,而元代文学评论家、诗人萧士赟【注37】则认为是托名李白之作。台湾林正三先生【注38】《诗学概要》第四章《押韵》记为李白诗,将其与苏轼的七绝《次韵答宝觉》和南宋杨万里的七绝《闻莺》(二诗见后)均作为“通韵之极端例子”。
三、“CAB”式
1、〔唐〕司空图《杨柳枝寿宫词》: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盐覃咸】
此诗王力教授《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中作为“出韵”的例子之一。【注39】
2、〔北宋〕苏轼《次韵答宝觉》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一作“更”)万山。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先删寒】
此对式七绝被台湾林正三先生作为“通韵之极端例子”之一(见前)
3、〔北宋〕苏辙《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斋户部右曹,元日赋三绝句寄呈子瞻兄》其一
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槃。冬来误入文昌省,连日斋居未许还。【先寒删】
4、〔北宋〕晁补之《皖口遭风》
欻起惊涛渺去程,扁舟三日滞长汀。无心坐使群鸥舞,莽眇吾知未可乘。【庚青蒸】
5、〔北宋〕张耒
(1)《春日偶题四首》其三
舍北小桃才及肩,可怜枝弱苦花繁。黄昏雨急东风恶,惜尔不禁春夜寒。【先元寒】
(2)七绝《田家二首》其二〔篱飞啼〕【支微齐】
(3)七绝《晚春四首》其三〔春云门〕【真文元】
(4)七绝《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门屏脚,偶得朽梅枝截用之,完固质野可喜。二首》其一〔君根人〕【文元真】
(5)七绝《双庙》〔然间兰〕【先删寒】
6、〔南宋〕范成大
(1)《新荔枝四绝》其三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秾冰厚更芳馨。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蒸青庚】
(2)《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二〔新闻门〕【真文元】
(3)七绝《高景庵泉亭》〔尘昏云〕【真元文】
7、〔南宋〕杨万里
(1)七绝《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其七
三峰小石一方池,下有机泉仰面飞。坐看跳珠复抛玉,忽然一喷与檐齐。【支微齐】
(2)七绝《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三〔时依泥〕【支微齐】
(3)七绝《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一〔规衣啼〕【支微齐】
(4)七绝《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燕子二首》其二〔规啼衣〕【支齐微】
(5)七绝《新凉》〔微垂泥〕【微支齐】
(6)七绝《与次公幼舆二子登伏龟楼》〔围奇西〕【微支齐】
(7)七绝《晨炊玉田闻莺观鹭二首》其一〔衣啼知〕【微齐支】
(8)七绝《晚望》〔畦棋稀〕【齐支微】
(9)七绝《湖天暮景五首》其二〔滨云痕〕【真文元】
(10)七绝《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戏题七字二首》其一〔文春痕〕【文真元】
(11)七绝《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七〔天颜丹〕【先删寒】
(12)七绝《玉井亭观白莲二首》其二〔莲颜寒〕【先删寒】
(13)七绝《读诗》〔编山餐〕【先删寒】
(14)七绝《昼睡闻雁》〔天看山〕【先寒删】
(15)七绝《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其三〔攀鲜看〕【删先寒】
(16)七绝《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其二〔屏轻层〕【青庚蒸】
(17)七绝《儿侄新亭相迎》〔灯亭生〕【蒸青庚】
(18)七绝《牵牛花三首》其一〔檐衫篸〕【盐咸覃】
(19)七绝《兰溪双塔》〔尖衫谈〕【盐咸覃】
(20)五绝《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其二·东塾》〔雏声庭〕【虞庚青】
(21)七绝《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其一〔银城青〕【真庚青】
(22)七绝《江雨三首》其二〔关闻看〕【删文寒】
(23)七绝《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其七〔林云春〕【侵文真】
(24)七绝《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一〔金分浑〕【侵文元】
(25)七绝《题罗溪李店》其二〔侵清身〕【侵庚真】
(26)七绝《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其三〔沉明瓶〕【侵庚青】
(27)七绝《竹林》〔林青生〕【侵青庚】
以上三式律绝中,
“△AB”式,17人51首。其中唐代8人10首(白居易、李贺各2首),北宋6人29首(陈师道1首,晁补之3首,苏辙4首,黄庭坚6首,苏轼7首,张耒8首),南宋3人12首(陆游、范成大各2首,杨万里8首)。
“BAB”式共录23人的101首律绝(杨万里还有80首左右未录,否则会有180首左右)。就所录的诗中,唐代11人13首(李贺3首),五代2人2首,北宋6人41首(郑獬1首,苏辙3首,苏轼、晁补之各4首,黄庭坚5首,张耒24首),南宋3人44首(范成大6首,陆游7首, 杨万里31首),另有据说是托名唐代李白的1 首。
“CAB”式:7人39首,唐代司空图1人1首,北宋4人8首(苏轼、苏辙、晁补之各1首,张耒5首),南宋2人30首(范成大3首,杨万里27首)
其中3式俱全的6人(苏轼、苏辙、晁补之、张耒、范成大、杨万里),兼有前两式的2人(黄庭坚和陆游),兼有后两式的1人(司空图)。
从本文所录诗例可见,唐宋时期,尤其是在宋代,采用通韵“变式”写作律绝的诗坛名家不在少数,且有多人不是偶一为之(杨万里更是习以为常)。显然,我们是不应该给这些诗作扣上“出韵”“落韵”的帽子的。
清代诗坛“乾嘉三大家”【注40】之一的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说过:“余祝彭尚书寿诗,'七虞’内误用'余’字,意欲改之。后考唐人律诗,通韵极多,因而中止。刘长卿《登思禅寺》五律,'东”韵也,而用'松”字。杜少陵《崔氏东山草堂》七律,'真’韵也,而用'芹’字。苏濒《出塞》五律,'微’韵也,而用'麾’字。明皇《饯王腹巡边》长律,'鱼’韵也,而用'符’字。李义山属对最工,而押韵颇宽,如'东、冬’、'萧、肴’之类,律诗中竟时时通用,唐人不以为嫌也。”(见该书第12卷第40则)。“唐人律诗,通韵极多”,李商隐“押韵颇宽……唐人不以为嫌也。”这是对汪师韩“律诗亦有通韵,自唐已然”的呼应(袁枚这段话中有不少就是引用自汪师韩的《律诗通韵》一文)。
现在已发现许多与王力教授关于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这一说法【注41】相左的材料。王力教授后来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见王力《诗词格律》【注42】第二章第二节《律诗的韵》。我们将其称之为王力教授的“通韵新说”)。其实,唐宋时期很多诗人早就这样做了,只是王力教授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我们认为,写作近体诗,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场合(比如说应考,像过去的科举考试;诗人雅集作诗,参赛等),同时又有关于“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的规定或约定,只是自己平时的写作,那么,在近体诗的用韵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王力教授的“通韵新说”来做。
【附注】
1.《诗学纂闻》:清代汪师韩的诗论文集。全一卷。汪师韩(1707—1774?):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韩门,又字抒怀,号上湖。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二甲进士,入选清书庶吉士。乾隆元年(丙辰。1736)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湖南学政、日讲起居注官;曾主讲有“全国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之称的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
2.“孤雁出群”原是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用来指称七言绝、律首句用邻韵的。汪师韩则将近体诗首句使用用邻韵改称“孤雁入群”(见附录),但没有说“孤雁出群”指的是什么。清代夏世钦《槐轩论诗法》则谓”“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按:此“出韵”实为使用邻韵。)今人台湾学者林正三接受了夏说,只是将“孤雁”改为“飞雁”而已(见其《诗学概要》第四章《押韵》)
3.平水韵:不是指韵书,而是指采用106个韵部的诗韵系统。据说金朝平水人王文郁编有一部《平水新刊韵略》(此书有许古金正大六年(1229)所作的序),106韵。南宋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亦编有《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壬子:宋理宗淳佑二年,1252年),107韵(后元人阴时夫《韵府群玉》中改为106韵)。因刘渊、王文郁都是山西平水人,就把这种只有106部韵的韵书都叫平水韵。此两部韵书均早已不存。今人所称平水韵多依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佩文韵府》(106个韵部)。
4.《唐韵》:唐玄宗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编成。
5.《韵略》: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编。
据说《切韵》《唐韵》与《韵略》均已失传。
6.《广韵》:又称《大宋重修广韵》。北宋宋真宗年间(998—1022)由陈彭年、邱雍编撰。分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共206韵。
7.《集韵》: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令知制浩丁度、李淑典领,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郑戬和直讲贾昌朝、王沫等在《广韵》等韵书的基础上共同修定的韵书。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完稿。仁宗庆历三年(1043)刊行。《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与《广韵》的稍有不同。
8.钱珝,生卒年不详,字瑞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大历十才之之一)曾孙(一说钱起孙)。善丈辞。僖宗乾符六年(879)[一说广明元年(880)]进士。昭宗龙纪元年(889)官太常博士。乾宁二年(895)任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光化三年(900)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自编诗文为《舟中录》二十卷。后不知所终。其《舟中录》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9.《词林正韵》:戈载编纂,共三卷。第一卷是词韵分部目录,第二卷为《词林正韵发凡》,第三卷为各部词韵。
戈载(1786-1856):字顺卿等,号宝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诸生。曾官国子监典籍。书画家、著名词学专家、词人。著有《翠薇花馆诗》《翠薇花馆词》《词林正韵》,编有《词律订》《词律补》《续绝妙好词》《宋七家词选》等。
10.“白发千茎雪”又见杜甫(712—770)五言排律《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但戴叔伦诗中的“白发千茎雪”未必就是引用于杜甫的五排。
11.《韵补》是北宋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吴棫(约1100-1154)的一部研究古韵的著作。吴棫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一说是宣和六年(1124)]进士。
12.苏轼《游东西岩》所用韵字依次为“难年欢阑山泉言弹贤酸还烟”,其所属韵部次为“寒先寒寒删先元寒先寒删先”。“阑”字在属寒韵的“欢”字和属删韵的“山”字之间,凭什么说“阑”字属先韵?
13.举卓文君《白头吟》之“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为例。
14.举韩愈《裴少府墓铭》中“支分族离,各为大家”为例,并说明“家,音歌”。
15.《万首唐人绝句》:明代赵宦光、黄习远编定,刘卓英校点;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5月北京第1版,统一书号:10201·8。
16.沈询:吴人,唐武宗会昌(841—846)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
17.韩偓(842?—923?),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父韩瞻与李商隐联襟。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偓固辞之。朱温专权,恨偓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后召复原官,偓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五代十国闽政权开国君主)而终。
18.此诗完整诗题为“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
19.此诗完整诗题为“奉符县北二十里林家庄马铺壁间有草书数行,半毁矣。问其人云熙宁中钱提刑所书。予考其时盖翰林四丈穆父也。钱公谪秋浦而卒,其子已免丧矣。览之不觉失涕。因留一绝”。
20.邓旺林《例说侵韵也有邻韵》网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07/21/1146003_1113581646.shtml
21.详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近体诗》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
王力《汉语诗律学》:最早于1958年1月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是“第1版”;1962年改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称为“新一版”;1979年11月出版该书增订本,称为“新2版”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2.邓旺林《“寒、元”二韵可以通用浅议》网址: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127127163.aspx
23.皎然(约720—约800),俗姓谢,晚年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唐代著名诗僧。颜真卿守湖州,修《韵海镋源》,皎然亦襄其事。工诗,著述甚多,代宗大历(766—779)、德宗贞元(785—805)间与清江(会稽人,善篇章,有诗一卷)并称“会稽二清”。贞元五年(789),撰成《诗式》五卷,乃唐代较系统之诗论专著,今存。有《杼山集》(一名《皎然集》)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七卷。
24.彭伉: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官大理评事。彭伉受辟于浙西廉使幕,岁久未归,其妻张氏寄诗2首,伉作《寄妻》诗报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五。《全唐诗》存诗3首。
25.段成式(约803-863年) 字柯古。临淄人。唐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与温飞卿、余知古、韦蟾、周繇等相唱和。与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文撰写奏章公文,三人皆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多著述,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名著,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
26.李群玉( 808?—862), 字文山,排行四,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少好吹笙,善书翰,屏迹林壑,苦心为诗。不乐仕进,亲友强其应试,一上而止,屏居澧州十年。曾徒步远至京师,宣宗大中八年(854)献诗三百。以令狐绹、裴休荐,授弘文馆校书郎。与杜牧、姚合、方干、李频、段成式等交往酬唱。4年后衔冤归乡,苦闷而卒。光化三年(900),昭宗追赐进士及第。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之为“博解宏拔”之上入室。
27.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846)进士。曾任盩厔尉、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京兆尹、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工部尚书、许州忠武军节度使等官。能好为诗,勤于写作,自视甚高。有《薛能诗集》十卷。《全唐诗》编诗四卷。
28.吴融(?-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力学富文词。举进士,二十年不第,然才名甚著。曾隐茅山,又徙居苏州长洲,时年将四十。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等。乾宁二年(895)谪官江陵,与贯休酬唱。次年召入翰林,以礼部郎中充学士,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天复元年(901)朱全忠犯阙,眧宗奔凤翔,融扈从不及,客阌乡。后复召还翰林,迁承旨学士,卒于官。有《吴融诗集》四卷,又《制诰》一卷,已佚。今有《唐英歌诗》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29.一作《卜居》,一本“阌乡”上有“壬戌岁”三字。
30.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等。晚唐诗人、诗论家。懿宗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历任光禄寺主薄、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冬,黄巢入长安,司空图退居河中。僖宗光启元年(885)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不久,唐僖宗出奔宝鸡,司空图遂归隐中条山王官谷。此后几经迁移,终未出仕。朱全忠称帝,以礼部尚书召,不赴。后梁开平二年(908),闻唐哀帝被害,不食而卒。司空图标举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种风格,著为《诗品》;其诗多近体,绝句数量尤多。
31.杜荀鹤,昭宗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诗于唐末乱离之中,上承元、白一派,以短小精悍之律绝、浅近通俗之语言,白描之手法,反映民生疾苦,抨击黑暗现实,自成一家,后人称为“杜荀鹤体”(《沧浪诗话·诗体》)。天祐元年,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荀鹤工近体诗,于晚唐自成一体
32.卢延让,五代时范阳人,字子善。昭宗光化三年(900)登进士第,为朗陵雷满所辟。满败,入蜀。王建称帝,授水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工、刑二部侍郎。诗师薛能,以苦吟著称,自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苦吟》)。多用寻常语入诗,但务出新意,自成一体,吴融称其诗“去人远绝,自无蹈袭”(《唐才子传》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4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33.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同光四年(926)登进士第。同年南奔归吴,为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后在南唐官至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官终中书侍郎。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熙载所撰诗文颇多。《郡斋读书志》卷四中著录《韩熙载集》5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〇记其《格言》5卷等,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34.郑獬(1022—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第一名(状元),曾任翰林学士等官。
35.此诗诗题一作“刘监仓家煎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饮之,云莫作醋,错著水来否?后数日,携家饮郊外,因作小诗戏刘公,求之二首,其一”。
36.这5首用【麻佳麻】的绝句,都是以“佳”字作为诗中第二个韵字。考虑到王力教授曾经说过:“也许'佳’字本是分属'佳’'麻’两韵,'麻’与'佳’是否应认为邻韵,颇成问题。”(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故未将这5首绝句列入“BAB”式绝句中。
37.萧士赟,元代文学评论家、诗人。字粹可。宁都(今属江西)肖田乡人,宋末诗人萧立之之次子。笃学工诗,人称其观书如法吏精明,情伪立判,搜括精义,毫发毕露。今传其《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一书。他在该书的《序例》中说:“仆自弱冠知诵太白诗,时习举子业,虽好之,未暇究也。厥后乃得专意于此;间趋庭以求闻所未闻,或从师以蕲解所未解。冥思遐想,章究其意之所寓,旁搜逺引,句考其字之所原,若夫意之显者,概不敷衍,或疑其赝作,则移至卷末,以俟具眼者自择焉:此其例也。”
38.林正三(1943—?):台北县人,字立夫,号“惜余斋主人”。曾任台北市图书馆读书会诗学班指导老师、松山慈惠堂诗学班及基隆中原正音班及台湾歌仔戏学会声韵及诗学班等指导老师,又任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理事暨传统诗学会理事、"乾坤诗刊"古典诗主编、惜余斋艺文工作室主持人,并担任各民间社团诗文声韵讲席。著有《诗学概要》等书。
《诗学概要》网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15/72636267.shtm
39.详见该书第一章第四节《近体诗的用韵》。
40.乾嘉三大家:指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两朝期间的赵翼、蒋士铨与袁枚三人。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1716—1797)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41.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
42.王力《诗词格律》: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02-017008-1。
据南樟书屋《一本〈诗词格律〉》介绍,中华书局早在1977年12月就曾出版过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属第2版),统一书号10018·409,列入“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当时没有附录《诗律余论》。《一本〈诗词格律〉》的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
2020.07.15第一稿,2023.05.26第二稿,2023.06.21再作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